沪疆同心战“蚊”患,科技守护北疆生命线 ——williamhill官网“蚊所未闻”实践团赴新疆北湾地区开展极端环境驱蚊攻坚
发布时间 :2025-09-01  阅读次数 :109

2025年8月13日,历经4200公里长途跋涉,威廉希尔体育官网“蚊所未闻”社会实践团成功抵达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北湾,在世界蚊虫密度最高的天然考场完成最终实地验证。此次实践以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将微量的植物活性成分通过生物发酵制造出来的两种天然驱虫原料——圆柚酮和艾蒿醇为核心,聚焦“天然成分空间驱避”关键核心技术,系统构建“实验室—成员属地—极端场景”三级递进评价体系,实现了从科研探究到边防一线的高效转化,为守护边疆军民健康提供了“交大方案”。

蚊子,是传播疟疾、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多种疾病的重要媒介。今年夏天,广东地区出现的基孔肯雅热疫情再一次凸显了当下对安全、高效、可规模化天然驱蚊技术的迫切需求。新疆北湾湿地与非洲乍得湖、非洲坦葛尔喀湖、南美亚马孙河流域并列“全球四大蚊虫王国” ,夏季峰值达5200只/m³,目前该地尚未有相关疫情出现,但该地区常年库蚊、按蚊、伊蚊混杂的生态环境适合作为驱蚊实践基地。

图一.实践团成员冉劲刚、张旭伟在北湾合影

威廉希尔体育官网“蚊所未闻”暑期社会实践项系学校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重点项目,该项目由williamhill官网刘然老师、院团委书记陈星宇老师共同指导。团队以圆柚酮、艾蒿醇两种天然驱虫原料为核心,采用“实验室探究-成员属地推广-极端场景测试”三级递进实验模式,自主研发多种新型空间趋避产品,并系统分析其在不同环境下的驱避率、持续时效、人群满意度等关键指标,全面评估实际效果。

图二.实践团成员前期预实验

校内探究研发:“蚊所未闻”专属驱蚊产品诞生记

7月初期,实践团自主设计空间趋避测试箱,依照科学严谨的实验方案,开展了一系列艾蒿醇及圆柚酮对伊蚊趋避效果的探究实验,精准锁定最佳成分配比。根据实验数据,实践团集思广益构建产品原型,并委托加工生产了适用于不同场景的多类型空间趋避产品,包括驱蚊爆珠贴、驱蚊香薰机、车载香薰、扩香瓶、扩香石共五种,为实地验证提供充足“弹药”。

图三.实践团研发的空间趋避产品组图(从上至下依次为:爆珠驱蚊贴、车载香薰、室内香薰、香薰机、扩香石)

图四.实践团成员分装驱蚊爆珠贴的工作场景

产品推广调研:

同时,为了检验产品的实际生活场景中使用效果,实践团在校内停车场、会议室、职工车辆等多个应用场景对驱蚊香薰机进行测试,并累计生产6300贴驱蚊贴及100件车载香薰用于产品推广,通过设计海报及问卷,收集用户反馈。

图五.实践团布置在会议室内的驱蚊香薰机及推广简报

实践团成员携带“蚊所未闻”专属驱蚊产品返回家乡,向周围人群介绍本次实践活动,并分发驱蚊产品,广泛收集了不同地区试用者的使用反馈,为评估产品驱蚊、芳香等方面的实际效果及后续优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图六.实践团成员推广足迹

调研结果显示,在回收的近百份问卷中,对产品整体感到“非常满意”的用户比例高达93%,数据表明产品的驱蚊、芳香等性能获得了试用者的广泛认可。

极端环境测试:世界蚊虫密度最高之地的96小时

北湾地区夏季蚊虫密度峰值达每立方米5200只,被北湾边防战士称为“蚊海”。当地肆虐的蚊虫给战士们日常巡逻、训练等戍边任务带来了严峻挑战。历经辗转抵达北湾后,为了给戍边人员提供更有效的防护保障,实践团立刻投入到实验工作中。

实践团成员顶着高温和蚊虫的侵扰,严谨测试了团队研发的驱蚊爆珠贴、驱蚊液等多款产品的核心性能,重点采集趋避率等专业数据,全面评估产品在防蚊效果、使用便捷性等多方面的实际表现。

图七.实践团成员于新疆北湾在专业人员陪同下实地测试

实验数据表明,基于艾蒿醇、圆柚酮组分的全新驱蚊产品相较于市售产品在更低的有效驱蚊成分浓度下,即可具备优秀的蚊虫趋避效果。在相同环境下,使用实践团研发的新型驱蚊产品后蚊虫叮咬频率显著下降,能够形成有效防护屏障。新型驱蚊产品具有成分天然,显著驱蚊,效果持久的特点。

图八.实践团成员在新疆北湾实地测试爆珠驱蚊贴效果

青年心声:让专业知识,服务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实践团成员冉劲刚在北湾部队实验的日志里写道:“当巡逻战士说‘终于可以安心站完一班岗’的时候,我明白实验室的每一次科研测试,都连接着祖国最北端的安宁。”

实践团成员阿莱·阿拜(哈萨克族)用家乡话向当地居民推广各类产品时说:“我要把交大的科研成果带回家乡,让更多乡亲远离蚊虫和疾病。”

实践团团长张旭伟在实践总结中提到:“北湾的蚊虫给我们上了最‘硬核’的一课,也让我们交出的答卷更有分量。我们带来的不仅是驱蚊产品,更是交大学子用科技服务家国的承诺。‘蚊所未闻’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我们将继续前行,让科技的种子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落地生根,开出更美的花!”

图九.实践团合照

本次实践,williamhill官网以“蚊所未闻”为支点,初步跑通了“高校科研+边疆需求+公共卫生”三方协同的科技兴边小闭环。下一步,实践团团队将继续深耕天然驱虫方向:一方面把北湾基地升级为长期观测点,同时引导全国各地交大青年的加入,每年暑期因地制宜地滚动更新配方与数据;另一方面拟联合校产投基金,在年内完成驱蚊贴、车载香薰两条小试产线,优先供应边防连队与新疆当地牧民;计划把“交大战蚊”做成可军、可民、可出口的成熟方案,让实验室里的研究成果真正守护更多人的夏日安宁。